【麟威原創】效率管理的那些事(三)-- 切換效率管理
來源:麟威原創 責任編輯:麟威咨詢 瀏覽量:3317 2021-06-15
本文是麟威咨詢的顧問師在實踐中總結的經驗,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到朋友圈,如公眾號轉發請聯系授權,歡迎給后臺發信或郵件交流(lw@szleanway.com)
導言:1984年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喊出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響亮口號,數以萬計的深圳建設者共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建設奇跡,更為深圳的發展注入了最強勁的力量。國貿大廈從1982年10月開建,高160米,共53層,37個月竣工。三天一層樓的速度在當時絕無僅有,不僅創造了建筑史上的新記錄,更是“特區的窗口”與“改革開放的象征”。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效率管理的那些事,希望能對在制造管理崗位上的管理者一些啟發與思考。
01
從武器演變看切換發展
基本觀念:更快速、更穩定、更強大、更高效,是切換永恒的目標。
我們先來看看唯快不破的“速度”演繹:
對于國家而言:要想降維打擊,首先就是升級自身的能力!對于企業而言:對手做1000個的批量才能賺錢,你做100個就能賺錢,甚至做1個也賺錢。
這便是切換能力、快速響應能力的體現。
麟威觀點:快速切換并非戰術上減少時間浪費,提高設備稼動率的工具方法,而是企業形成強大核心競爭力,滿足多品種小批量市場趨勢的戰略需求。
02
快速切換的起源
新鄉重夫(1909~1990),日本著名品質管理專家,快速準備法(一分鐘更換模具)創始人,豐田(TPS)生產系統創始人之一。
其創始和倡導的十分鐘切換技法(SMED),改變了日本乃至世界的生產組織方式和思維格局,對社會生產力的釋放有著持續而又深遠的影響。
快速切換法是一種能有效縮短產品生產切換時間的理論和方法,Single Minute Exchange of Die簡稱SMED系統。以盡量減少設備停機時間為目標,想盡一切辦法將非必須停機作業的項目提前做好,并將必須停機作業的事項盡量減少、簡化、效率化。
快速切換的理念突破思維極限,為豐田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礎。
快速切換SMED理念的誕生過程
從領悟換模準備有內外之分到觸發把內轉換到外轉換的靈感,新鄉重夫先生整整花了19年的時間。
很多世界級公司,在切換上仍然在不斷提升,甚至達到了0切換。
03
快速切換的基本定義
1、產品切換時間的定義:
在同一特定生產單元內,由最后一個 A 產品下線(零件)結束生產,到第一個 B 產品(零件)正常開始生產的全過程。如下圖所示:
2、內部切換/外部切換時間定義:
內部切換時間:只有當機器停下來才能進行的操作所需要的時間。如:拆裝、調試等
外部切換時間:可以在機器運行的情況下進行的操作所需要的時間。如:如模具、工夾具的準備、整理的時間
3、換模作業的定義
換模作業可分為“內換?!焙汀巴鈸Q模”:
3.1、內換模是指需要機器停止才能實施的作業內容。
3.2、外換模又分為“前外換?!焙汀昂笸鈸Q模”。
a、前外換模是前一產品生產中對換模工作實施準備作業;
b、后外換模是后一產品生產中對換模工作善后處理作業。
如下圖所示:
04
快速切換的八大步驟與案例分享
1、實施快速換模八步法
步驟1:現場錄制并記錄切換的全過程
步驟2:對記錄時間和各種浪費識別
步驟3:區分記錄時間的內外活動
步驟4:分析所有的切換動作和方法
步驟5:把可能的內部作業轉為外部
步驟6:重新優化組合內外部作業順序
步驟7:試驗并改進新方法
步驟8:實施完善后新的操作標準
2、企業實際應用案例分享(核心步驟介紹)
A、選定改善對象
B、切換時間詳細記錄
C、對切換作業過程進行錄相
D、以秒為單位進行錄像分析
E、對切換流程進行重排
F、對切換作業中的問題實施改善
通過思維的轉變,改善的實施,麟威咨詢輔導的企業在快速切換方面均取得了50-90%的改善提升。為企業加快流動,響應客戶需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有方法的學習都在于實踐,大家不妨開始從自己的現場進行改善,同時也歡迎大家就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