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威觀點】洞察人的本質 —尊重人性,打造強有力的團隊
來源:麟威咨詢 責任編輯:麟威原創 瀏覽量:1292 2023-04-21
本文是麟威咨詢的顧問師在實踐中總結的經驗,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到朋友圈,如公眾號轉發請聯系授權,歡迎給后臺發信或郵件交流(lw@szleanway.com)
企業中的的工作都是建立在“人際關系”的基礎之上的,所以,對人的深刻理解是完成工作、發揮領導力的必要條件。
01 換位思考。評價工作能不能做好可以有很多標準,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夠進行“換位思考”。
《論語》中記載: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此可見孔子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語是多么的重視,他是把它作為終身奉行的人生格言送給子貢的,是孔子的“一貫之道
說到工作,無論是產品研發、培養新人,還是公司內外的溝通交流,都需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思考對方到底需要什么——對方苦惱的是什么?對什么產生不安?期望得到什么?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去思考自己能做到什么?應該做什么?這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不用期待收獲好的成果。
例如:在做銷售時,不是只要顧客購買自家的產品(服務)就一了百了,而是必須傾聽顧客到底有怎樣的訴求,想買到什么樣的產品(服務),然后思考如何滿足顧客的需求。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稱得上是合格的銷售。
設計產品時,企業必須站在客戶(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豐田汽車的雷克薩斯和蘋果的IPHONE手機在產品設計時,設計團隊的人員會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用戶真正的需求是什么。無論商品的概念和創意有多棒,如果沒有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而是自我感覺良好的話,也不可能銷量好;如果設計方案不考慮現狀的生產實際就會造成量產時不良率和報廢率很高,產品維修和報廢造成的質量損失會極大吞噬利潤。
一個人不可能完全獨立地完成工作,是需要幫助、協作的。能夠換位思考的人不僅擅長讓部下動起來,也善于就受上司的扶助。部下是自己計劃的執行者。為了能讓他們動作敏捷,在制定計劃時應該做到具體、易懂、實際。讓人摸不著頭腦,或是不切實際的計劃,只會讓部下猶豫不前。
如果一個人做一件事的動力只是別人的命令,那么他一般不會主動承擔責任。因此,在制定計劃時,應該分別站在上司和部下的立場上,從上下兩個角度重新審視計劃內容的可行性。計劃制定完成后,要先“沉靜”幾天再加以執行,這樣才能做出冷靜的判斷。
不能換位思考的人會損害公司的利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儒家稱為“恕道”,能否用“恕”的精神去思考和行動也是洞察一名員工是否合格的關鍵。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可以解決用戶的困難。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思考,則是工作中最重要的素養。
02 以誠相待。用人最看重什么?“看一個人會不會換位思考”。怎樣才能做到換位思考?
從結論而言,就是要“以誠相待”。如果能夠親切待人,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他們到底為什么發愁?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待人時的熱情和體恤,是發現別人需求的最佳“探針”。
好人有好報,親切并不僅僅是為了別人,這份情義會不斷產生連鎖反應,最終還會返回到自己的身上來。如果對人有10分親切,那么一定會有9分回報。即便得不到同事的回報,也不會樹敵。學會換位思考,盡自己所能幫助別人。親切待人,也是為了自己日后能被人親切相待。
03 用“眼”觀察。用眼觀察,才能了解對方的需求是什么,才能用心幫助對方,詢問對方有什么需要,進而伸出援手。
這三用,“用眼、用心、用口“,對上司來說尤為重要。對于管理者來說,最關鍵的人是可以完成本部門業績目標的實干型員工。為了能讓他們努力工作、實現目標。作為上司,必須盡全力做到”用眼、用心、用口“。要時刻關注下屬,不好的地方要指摘和批評,好的地方要表揚和發揚。這樣能增加下屬的緊張感和安全感,促進他們的成長。
下屬感受到了上司的用眼、用心、用口的關愛,才會直面問題和挑戰,拼盡全力完成工作任務。
04 從背影洞察。人的后背是沒有任何防備的,所以容易把內心的壓力展現出來。
例如,某個同事平時上下班都是昂首挺胸,今天卻塌肩駝背,這種情況很容易用眼觀察和判斷。
也可以借助其他方法判斷,比如想看一個人的心情如何,可以關注他早上打招呼的方式,或是一些個人習慣。人是具有習慣性的生物,所以,一般來說通過“癖好“可以看清一個人。只要細心觀察和傾聽,都可以還原一個人的真實形象。
如果發現員工有異常情況,管理者要主動詢問:“遇到了什么煩心事,需要我幫忙嗎?”,耐心聽員工講述。必要時請專業的人員進行心理輔導。
能否通過下屬的背影讀懂他的心情?管理者需要加強對下屬的關注,同時鍛煉能夠洞察下屬異常狀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