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威觀點】質檢工序過多影響生產流動該怎么辦?(下)
來源:麟威咨詢 責任編輯:麟威原創 瀏覽量:1520 2023-05-22
04 看生產過程,而不是產品。怎樣才能有效減少質檢工序呢?實際上,質檢工序是在判定“制造出來的產品”是否合格。所以,如果想去除質檢工序,就要把目光聚焦于“制造的時候”和“制造的過程”上,判斷良品情況。
檢查,是查看制造出來的產品。而監視制造條件,是關注制造時的過程。
你可以這么理解:我們在進行質檢前,會先給產品的尺寸、外觀等定一個基準,然后判斷這些條件是否得到了滿足,進而判斷產品是否合格。而所謂關注過程,就是對模具溫度、螺絲扭入時的扭力等一系列制造條件設定一個基準。也就是說,要確立制造良品的制造條件(良品生產控制條件),然后再監視這些條件是否得到了滿足,進而做出判斷。
例如,阿雷斯提公司(Ahresty)的主營業務是鋁合金壓鑄成型。一直以來,阿雷斯提都是通過X光照射成品來進行成型產品內部構造檢查的。而現在,阿雷斯提會通過觀察是否滿足實際制造條件來判定產品是否合格:如果實際制造條件滿足良品生產控制條件,那么就判定該產品為良品,將其順利流入下一道工序;如果實際制造條件不滿足良品生產控制條件,那么就單獨進行內部照射檢查。
X光裝置的內部檢查原理,是看成型產品內部是否存在空洞(空巢)。產品內部的空洞會降低產品的強度和耐久性。這種成型產品主要用于汽車,是一種安裝在汽車底盤上的支架零件,也是一種與汽車性能直接相關的“重要安保零件”。所以,有空洞的產品都會被認定為不良品。為了找出這些不良品,阿雷斯提此前采用的一直是X光內部檢查的方法。
要想去除內部檢查,企業需要找到可以滿足不會產生空洞的良品生產控制條件。阿雷斯提將以往產生不良品的制造條件和內部檢查的全部數據進行了比對,詳細分析了產生空洞的原因,把空洞的主要成因列為制造條件,通過把握“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可以生產出良品/不良品”確立了良品生產控制條件。
05 注意偏差產品。為什么質檢工序一增加,大家就發愁?因為歸根結底,檢查是一道“無用功”。埃姆特董事長清威人表示:“在生產線上,能夠產生價值的是加工、組裝等制造工序如上所述,我們可以根據制造的過程而非產品進行良品判斷,去除檢查工序。當然,企業必須提高警惕,因為良品生產控制條件中可能存在偏差。對于制造業而言,管理制度再嚴格,也無法完全規避偏差的出現。阿雷斯提技術部技術開發2科科長大出克洋表示:“良品生產控制條件下制造出來的產品也不一定合格。”因此,“明明滿足良品生產控制條件,卻是不良品”“明明沒有滿足良品生產控制條件,卻是良品”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由于實際當中會有一定的偏差產生,所以會出現“明明滿足良品生產控制條件但還是不良”以及“明明沒有滿足良品生產控制條件卻還是良品”的情況。
這兩者之間的概率存在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更令人頭疼的,是“明明滿足良品生產控制條件,卻是不良品”的情況。因此,為了盡可能地把發生概率降低,企業需要在制造條件的管理范圍方面下一番功夫。“沒有滿足良品生產控制條件,卻是良品”的情況會讓企業平衡一定的時間和成本,如果在生產線下確認產品的確沒有問題,可以將其返回生產線。
實際上,阿雷斯提會對未滿足良品生產控制條件的全部產品進行X光檢查,如果是良品,就將其投入下一道工序。嚴格來說,這種情況并不能說是完全去除了質檢工序,但相比以往,已經大幅縮減了企業成本。
你所在的企業有沒有多余的質檢工序?你的企業是如何處理不良品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