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威觀點】數據在管理中的應用
來源:麟威咨詢 責任編輯:麟威原創 瀏覽量:577 2024-03-06
麟威顧問與很多企業的管理團隊交流中,偶爾會聽到一些管理人員說:“我們管理得還比較細,你看我們有好多數據,也很全面”。但再問到目前是否存在什么問題,后面管理的主要方向是什么時就往往回答得不是很清晰了。這其實就是沒有運用好所收集到的數據,也可能不知道怎么用好數據。也能做出很多好看的數據圖表,但還是不知道該怎么分析。這樣的現象在很多企業中都存在。有數據,但仍舊不知道該怎么分析。那么有了數據,還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做好數據分析呢?
01 了解數據
一般收集到的數據分為三種類型:事物數據、計劃數據、外來數據。
事物數據:一般來說,事物數據可以理解為對事物進行描述、記錄和量化的數據。這些數據可以是數字、文字、圖像、音頻等多種形式,用于表示事物的屬性、狀態數量、位置等,在操作層面的數據,如產出、不良、出入庫等數據。事物數據是一種描述和量化事物的工具,通過分析和利用這些數據,人們可以更好地了解事物的情況。
計劃數據:即整理、清洗后的數據,檢查數據是否存在缺失值或異常值、刪除重復數據、處理非法或不一致的值、轉換數據格式、數據規范化等供進一步的數據分析。它能夠提高數據的準確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為后續的數據分析和建模提供可靠的依據。
外來數據:通常指的是從外部源獲取的數據,這些數據可能來自不同的源頭,如電商平臺,銷售終端,行業分析等。參考第三方行業的研究數據,來做預測和判斷等。
02 建立數據
收集數據以前,需要預設好相應的格式,或者構建數據“表述的維度”,例如建立人事檔案,就要預設好需要收集姓名、出生日期、籍貫、學歷、專業、婚姻狀態等維度,從而形成人員畫像。
相對應的,收集其他信息也需要通過預設信息維度,從而能夠收集到全面、客觀的信息來反映真相,有助于后續的分析。
02 運用數據及分析
在做任何數據分析之前,首先要想清楚我們想通過分析數據呈現或解決什么問題。
數據分析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描述性分析、預測性分析、建議性分析。
描述性分析:回答“發生了什么事?”的問題。描述性數據分析,就是需要說清楚:發生了什么事情。也就是說,你拿到手上需要分析的數據,本身所表現出了什么特征。
預測性分析:回答“未來可能發生什么”的問題。使用數據來預測未來的趨勢和事件。它使用歷史數據來預測有助于推動戰略決策的潛在情景。
建議性分析:回答“我們下一步應該做什么?”的問題。
描述性分析就如“望聞問切”,預測性分析是預判病情的走向,而建議性分析則是開藥方。描述性分析著眼“已經發生的”,預測性分析著眼“可能發生的”,建議性分析則是回答“怎么辦”的問題。
數據運用的核心,是把數據變成有價值信息的過程,從簡單的統計報表和數據探索,知道數據指標和關鍵因素是什么,到具體原因的分析,知道數據背后的原因是為什么,再到預警、預測和優化的分析,知道下一步應該怎么辦,從而能夠主動做出更加科學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