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威觀點】個人經驗如何轉為組織知識
來源:麟威咨詢 責任編輯:麟威原創 瀏覽量:379 2025-01-10
在企業管理中很常見的很多技術或方法只有極個別人掌握,很難做到組織層面順利運作,這也給管理帶來很大的難度,不能給企業帶來良性發展。那么我們怎么能把個人所掌握的技術經驗轉化為組織的知識呢,從下面兩方面來進行說明。
01 理解及運用知識轉換的過程--SECI模型
提到知識轉換,就必須要提到SECI模型。SECI模型是一種知識轉化和創造模型,由日本學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內弘高于1995年提出。
該模型分成四部分:
① 知識潛移默化:
將個人隱形知識(經驗、理念、思維等)用帶徒弟的方式,通過觀察、模仿、試錯、互動交流等讓對方獲取知識。在工作場景中也經常用討論,聊天,會議,協同,實時對話,道場等方式獲取知識。
② 隱性知識外顯化:
把隱形知識用語言、文字圖片、符號等方式進行歸納總結,概念提煉表達出來。一般通過編輯、評述,回答問題,說明、講解,培訓等建立知識結構。
③ 知識組合體系化:
將顯性知識分類整理并進行自主拓展,然后體系化,重構,組合創新,使其1+1>2催生新的知識。文本查找知識拓展,整理分類,場景思考,業務融合形成知識體系。
④ 知識內在升華:
干中學,躬身入局,在實踐中獲取經驗,積累更多實用的技巧。然后將知識從視覺,瀏覽等體現強調點、結果,邏輯、思路或個性化等方面提升。
通過四個階段將高度個人化的隱性知識通過共享化、概念化和系統化,并在整個組織內部進行傳播,不斷被組織內部所有員工吸收和升華,
02 知識轉換良性機制
通過四個階段將高度個人化的隱性知識通過共享化、概念化和系統化,并在整個組織內部進行傳播,不斷被組織內部所有員工吸收和升華,但需要良性的機制配合,參考如下。
① 強動力:
愿意分享知識的氛圍,和自我不斷學習提升的危機感等創造產生新知識。
② 好平臺:
搭建好知識創建平臺,盡量少的規定,且遵循知識螺旋上升論,有共有及多元的基礎知識背景。
③ 全員參與:
高層的支持,中層的認可,基層員工的參與。
將經驗進行加工,把有用的信息轉換為知識并進行管理,并被組織成員所利用。讓知識在交互中共鳴、沉淀、傳播并被檢驗,也促進知識的產生、發展和實踐運用,實踐中不斷貫徹及優化新觀念,用個人職業發展的成就感來強化和落實組織知識轉化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