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中文/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尿/av黄色片/国产网站精品 - 国产叼嘿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歡迎訪問麟威管理咨詢官方網站,麟威-創造價值的精益專家! 官方微博 0755-88 607 609
首頁 > 資訊中心 > 行業動態 > 萬維鋼:國學的三個問題

萬維鋼:國學的三個問題

來源:邏輯學 責任編輯:萬維鋼 瀏覽量:4902 2018-02-09

對于國學,我有三個問題。
作為一個中國的讀書人,我們從小到大,大概有兩個沮喪,也可以說是變成熟的時刻。第 一次是本來你考試成績比同班的小伙伴都好,感覺自己特別聰明,直到真正讀了好書,才 知道有些特別厲害的人物,他們的智慧是自己一生都無法達到的。這其實也沒什么,知道 到自己是個平凡的人,日子也總要繼續過下去。
第二個沮喪時刻就比較嚴重了,是你某一天終于意識到,中國文化有可能并不是世界上最 優秀的文化。
我們希望自己是從北京猿人獨自進化而來的神圣人種,可事實上北京猿人跟我們沒關系, 我們和世界各地的人一樣,都是非洲草原上智人的后代。我們希望自己是最古老的文明, 可事實上我們還是原始部落的時候,蘇美爾人已經發展出文字、城市和司法系統。我們希 望中國的圣人照耀全體人類,可事實上現代科學起源于西方。
這些也就算了。也許中華文明的特長是研究人,研究生活,而不是研究奇技淫巧的科技。 可是中國過去一千多年的“人文”學問似乎沒有什么突破,而西方發展出了看上去更嚴密 和系統的哲學、經濟學和政治學。

那么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所謂“國學”,到底是對全體人類都有價值的通用的學問,還 是僅僅是一個地方性的風俗學問。

一種可能,是國學中低級的部分,比如什么中國紅、吃餃子、京劇臉譜之類,的確是地方 性的,但是國學中高級的部分可能是世界通用的。這就好比說現在有些所謂“世界公 民”,他們在世界各地都有事業,不管持有哪國護照,他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都是高度相 似的,但是他們跟自己本國老鄉的思想可能很不一樣。也許高級的文化都是相通的,低級 的文化各有各的低級。那么國學中,哪些部分是“高級”的呢?

還有一種可能,是中國文化的確只適合于中國人,因為中國人跟西方人有些本質的不同。 比如我就聽說過一些實驗,發現亞洲人和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似乎有些區別。比如讓中國人 和美國人看一些照片。美國人關注的是照片里的人物的長相,而中國人更關注照片里人物 和照片里周圍環境的關系。還有的實驗讓人觀察一個方格子里的一條線段,西方人記住的 是線段的絕對長度,而亞洲人記住的是線段和方格的相對大小。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那我們就不要分什么中國文化西方文化,什么東西好就學什么。如果 是第二種情況,也許國學即便是對現代和未來的中國人,也有指導意義。

也許中國人天生就是群體性思維,而西方天生就是個人主義。而現在還有一個可能,互聯 網會把人和人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未來“地球村”的感覺越來越強,也許脫胎于“熟人 社會”和“群體性思維”的中國文化,就不但對中國人有意義,也對未來的西方人有意義 —— 可能未來都是群體性思維。

這就引出了我第二個問題——中國文化中有哪些僅僅是歷史遺跡,有哪些對現代社會仍然 有用。

要按市面上那些雞湯的說法,那就是古人的智慧一直都有用,現代人忙忙碌碌迷失了自 我,亟需用國學洗滌心靈。而格局宏大的人告訴我們,儒學是春秋分封時代的產物,跟秦 以后的中央集權帝國有根本的矛盾;儒學的宗法倫理,也和現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 精神相悖。當然這不能說明儒學已經過時了,但是這個居高臨下的對比眼光,大概是有學 問和沒學問的區別特征。

而這又引出了我的第三個問題。我們對中國文化是不是非得“仰望”,我們能不能站在現 代的高度,“俯視”國學。如果一直仰望,怎么能發展呢?

沒有哪個物理學家會在家里供奉愛因斯坦的經典論文,沒有哪個學者說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本書博大精深有不可言傳之妙。事實上,就連哲學在內,今天歐美的哲學家 也沒人把康德、羅素、維特根斯坦這些人當圣人對待,一切理論都要被發展和超越。

那怎么一提國學就非得仰望呢?甚至有人說什么“如今沒有哪個搞哲學的能接近上世紀30年 代馮友蘭的那兩卷本《中國哲學史》” ——這是不是胡說八道?

如果有什么學問非得跪著學,我看那不是學問,那是宗教。中國過去這幾十年,因為國學 出了大名的,有一些人很不爭氣。有的尋章摘句,有的心靈雞湯,有的裝神弄鬼。

國學不是吐火羅文,國學不是《弟子規》。國學不應該僅僅是EMBA培訓班上老板們的飯 局談資,國學更不應該僅僅是附庸風雅的中產階級培訓小孩的另一項才藝。

國學,應該是思想和學問。國學對應的應該是西方的“自由技藝(liberal arts)”,是能讓人 做事更有分寸,解決問題更有辦法,獲得真正自由的學問。我們想學的不僅僅是“愛國 者”的學問,我們還想學“治國者”的學問。

而這樣的國學,指望廟堂之上一天到晚揣摩上意、爭取經費、發小論文評小職稱的教授們 恐怕是不行了。非得有個格局遠大之人,以不卑不亢的態度,究經典之際,通中西之變, 成一家之言。

 

?
0755-88 607 609
在線留言